• 随着现代工业生态不断发展和完善,产品开发人员的关注点从传统的针对某个具体系统设计,向着眼于系统组成的体系设计进行转变。体系为体系边界内的众多系统的组合而成,其架构由各系统的利益相关人、不同视角及视点组成,着眼于分析各系统互用性。由于体系的复杂程度非常的高,针对体系的设计有着很高的难度,且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基于体系的研发方法、体系及系统需求得得统一描述及管理以及体系组成系统的指标评估、权衡与优化等。面对高复杂度的体系进行设计通常使用基于模型的体系工程方法(MBSoSE)来代替基于文档的体系设计方法以提高体系设计效率。目前,MBSoSE存在不同的建模方法和建模语言,而传统的MBSoSE建模工具只能支持一种或者几种建模语言和建模方法,导致异构数据无法整合、分析及验证,同时不同利益相关人之间的体系设计信息无法互通。因此传统的MBSoSE不能克服体系设计中面临的挑战。

     

    针对传统MBSoSE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架构建模方法支持体系设计,完善体系设计方法。多架构建模方法通过基于元元模型的方法,实现基于不同建模语言和建模方法的体系建模;通过架构驱动技术,实现由已建模型自动生成相关联模型,提高体系建模效率且支持模型元素追溯管理;通过混合有限状态机建模及求解技术,实现针对状态视图转化过程的仿真,用于进行体系设计方案验证及权衡;通过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的指标验证技术,实现针对体系设计中系统指标的线性优化;通过代码生成技术,实现体系模型向系统详细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通过OSLC服务化技术,实现体系设计产品全周期异构数据的集成分析。以空地协同防御体系的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为例验证多架构建模方法支持体系设计的有效性。

     

    案例场景作战任务流程如图 7-1所示,敌军入侵被雷达识别后,雷达控制中心指挥战机起飞迎敌;后续作战任务中,雷达控制中心与战机保持信息同步;战机在雷达控制中心协助下找到敌机并驱逐敌机,敌机撤离后战机在雷达协助下找到敌方战车,随后追踪敌方战车并收集敌方战车信息传回雷达控制中心;敌方战车撤离后,战机前往指定区域搜集地面图像信息,最后前往指定区域肃清,保证区域无敌军后返回基地。针对案例场景的设计还有需要满足的性能指标,包括耗油量、飞行高度和图像收集传感器功率等,设计需要满足作战流程、性能指标,且需要在备选战机中选择出击战机方案。

     

    根据提出的多架构建模方法针对案例场景进行设计,首先基于KARMA语言建立UPDM标准的元模型库;其次使用建立的元模型库对案例场景建立DODAF的作战视点模型,用图形化的模型来明确案例场景的作战任务概念、需求和流程,同时使用架构驱动技术实现以已建立的OV-5a模型为核心驱动关联模型OV-5b的自动生成,实现模型元素的追溯管理,提高建模效率;随后针对建立的OV-5b状态转换图使用状态仿真技术,支持验证作战流程设计正确性以及战机出击方案权衡,同时使用指标验证技术,提取OV-6a中的作战性能指标,优化图像收集任务中的图像收集信息,使其达到最大值;最后使用OSLC服务化技术,将上述技术的产生所有数据全部服务化,支持异构数据的集成分析。证明多架构建模方法可以支持体系设计。

    图 7-1 KARMA支持体系生成

     

    案例的作战任务概念图如图 72所示,敌军入侵我方领地收集军事情报被我方雷达检测信号捕获后,雷达控制中心指挥战机迎敌,任务执行过程中,战机与雷达控制中心保持信息同步。首先战斗机寻找敌机并驱逐敌机,随后战机寻找敌方战车、追踪敌方战车并将敌方战车的信息传回控制中心。敌方战车撤离后,雷达控制中心指挥战机前往指定区域收集地面图像信息,最后战机前往指定区域进行肃清,保证区域内无敌军后返回基地。

     

     

     

    图 7-2任务概念图

     

    任务节点即为能完成一系列任务活动的参与人员、装备和设施的集成。以下介绍我方任务节点和敌方任务节点。在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中敌军参与任务的人员、设施和装备等包括:防空导弹车、有人侦察机和通信人员等。我方参与的人员、设施和装备等包括:雷达控制中心、有人战斗机、指挥官和通信人员等。任务执行过程中,雷达控制中心与战斗机保持信息同步,为战斗机提供指挥命令与敌军位置,协助战斗机完成任务。

     

    敌方战斗机于距离我方军区领地东方向2000km处的空中入侵,敌方导弹车于距离我方军区领地东方向1300km处的山路入侵,两者均在距离我方雷达控制中心1000km处被识别。随后我方战斗机于军区领地东方某处与敌军相遇并完成驱逐、追踪等任务。

     

    根据任务逻辑图,按照任务顺序将场景图描述出来,流程图如图 73所示,作战任务顺序为:

     

    1. 敌军距离我方雷达控制中心1000km时被识别出来,雷达控制中心命令我方战斗机起飞迎敌。

     

    2. 任务过程中雷达控制中心与我方战机保持信息同步。

     

    3. 雷达控制中心的协助下,战机在领地东方某处找到敌机,并在机载雷达探测区域内对敌机发送驱逐信号。

    图 7-3任务场景图

     

    4.敌机撤离后,雷达控制中心命令战机寻找并追踪敌方战车,协助战机在东方向山路上找到敌方战车并开始追踪敌方战车,将敌方战车的型号、武器数、车辆数等信息传回雷达控制中心进行分析。

     

    5.敌方战车撤离后,雷达控制中心命令战机回撤,前往领地东方向400km处一山谷中,收集指定山脉区域的地面图像,观察目标区域是否有敌军,并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雷达控制中心协助战机抵达指定山脉区域后,战机开始收集地面图像信息且传回雷达控制中心进行分析。

     

    6.图像收集收集完成后,雷达控制中心命令战机继续回飞,前往领地东方向200km处指定区域进行区域肃清,确保区域内无敌军,协助战机抵达指定区域后,战机开始对区域进行全面肃清,完成后返回基地。

     

    针对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的设计,存在作战任务中战斗机的任务执行时间、耗油量和飞行高度以及雷达控制中心的探测距离等需求指标,需要在设计时满足这些指标,如表 7-1所示。本文给出假想的敌方侦察机以及我方几架备选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如表 7-2所示,以及敌方侦察车的相关性能指标如表 7-3所示。

     

    根据需求和性能指标,使用仿真和验证技术来对任务流程进行仿真验证以及对我方战机指标进行评估实现出击战机方案的权衡。

     

    表 7-1 任务需求指标

     

     

    表 7-2 飞机相关性能指标

    表 7-3敌方侦察车相关性能指标

    根据案例描述分析可知,本文仅需对案例场景建立DoDAF的作战视点体系模型来描述作战流程与作战资源流交互等,因此对UPDM标准元模型库进行裁剪,仅使用DoDAF作战视点元模型,从DoDAF作战视点出发对任务场景进行可视化建模分析,描述和构建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的顶层作战概念,明确案例任务的使命、任务环境和功能需求,具体描述出任务流程、状态转换以及任务活动之间的资源交互。

     

    本案例建立的图包括OV-1高层作战概念图、OV-2作战资源流表述模型、OV-3作战资源流矩阵、OV-4组织关系模型、OV-5b作战活动模型、OV-6a作战规则模型、OV-6b作战状态转换模型和OV-6c作战事件跟踪模型。

     

    基于建立好的UPDM元模型,根据图 7-4描述的作战视点顺序进行建模,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作战视点模型图如图所示。

     7-4作战视点建模图

    1.首先建立作战概念部分。建立OV-1分析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任务的高层作战概念图及功能需求,描述作战任务的概念流程。

     

    2.随后建立组织、指挥关系部分。建立OV-4描述出整个场景作战任务中的我方参与组织结构关系来明确作战中的指挥层级关系。

     

    3.明确了作战概念、功能需求和组织结构后建立作战流程部分。首先建立OV-5b,以活动图的方式建立出整个防御场景作战流程以及每个作战活动所需要的触发条件;其次建立OV-6a,给出场景中的我方各要素的性能边界,以此作为选择作战方案的指标;最后建立OV-6b和OV-6c,OV-6b以状态机图的方式描述出各作战节点的状态变化,描述出作战顺序,以及作战之间的转换、OV-6c以序列图的方式,强调了各作战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事件和时间顺序。

     

    4.最后建立作战活动间的资源和信息交互关系。分别建立OV-2和OV-3。OV-2描述了有人机协同防御场景作战活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依赖关系,反映了作战节点之间的信息需求,形成信息流动网络。OV-3具体描述了每个节点之间交互所产生的资源和信息,反映作战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基于图中建立的体系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以及对我方战机指标进行评估实现出击战机方案的权衡。

     

    由于案例中有三架战机备选,我们需要衡量不同战机任务执行正确性、任务执行时间和耗油量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佳出击战机。使用MetaGraph工具的状态仿真功能对建立的体系模型中的状态机图OV-6b作战状态转换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首先根据仿真结果来验证作战任务状态转换流程是否符合预期设计结果,其次根据仿真结果的战机执行任务时间和耗油量来对比分析选出最佳出击战机。状态仿真设计流程如图 7-5所示:

     7-5 OV-6b状态转移模型图及状态仿真建模顺序图

    如图 75所示,右边为OV-6b状态转移模型图该作战状态转换图包含“初始状态”、“雷达监控状态”、“战机出动状态”、“战机驱逐状态”、“寻找敌方战车状态”、“追踪敌方战车状态”、“收集战车信息状态”、“寻找图像目标位置状态”、“图像收集状态”、“寻找指定肃清区域状态 ”、“肃清状态”共11个状态。

     

    首先定义状态机图的Group属性,包括战机的加速度公式、初始速度、最大推力等全局变量及公式;其次定义状态机图的Automaton属性值,包括雷达开关状态、我方战机加速状态、敌机加速状态等转换条件中的变量;随后定义每个状态具有的状态属性值;最后定义每个关系的状态变迁属性,包括敌机距离雷达1000公里时转移到下个状态且执行我方战机加速状态开启等转换条件和执行动作。

     

    任务中使用战机的飞行质量、机重、最大推力、最大速度和航程指标。首先计算飞行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本文假设战机按照航行速度飞行时的阻力和最大推力相等,为匀速运动并计算飞机状态,如图 7-6所示:

    a 战机作战状态流程仿真结果图

    b 战机作战耗油量仿真结果图

    图 7-6 备选战机状态仿真图

     

    如图 7-6-a,为更清晰的看出作战过程,本次仿真时只选取了三个对象与我方领地的距离参数显示在图中,其余的均不显示。图中橙色线为我方战机与我方领地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绿色线为敌方战车与我方领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红色线为敌方战机与领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首先根据三张图曲线可以看出,作战任务流程设计的没有问题,我方战机都成功完成了所有任务,作战状态改变流程符合4.1.4中设计的任务流程。其次可以看出三架战机的完成任务时间分别是47.5分钟、51.8分钟和50.1分钟,均满足约束“任务完成时间小于52分钟”。

     

    如图 7-6-b,本次仿真仅显示战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耗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黄色线为备选战机二的耗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红色线为备选战机一的耗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绿色线备选战机三的耗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三架战机完成任务的耗油量分别是2451kg, 2875kg和1141kg,均满足约束“耗油量小于3000kg”。数据表格表7给出如下:

     

    表 7-4备选飞机执行任务数据

    根据表 7-4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三架飞机任务执行都正确,均可以选择,其次完成任务时间最短的为备选战机一,耗油量最少的是备选战机三,但是备选战机三在完成任务时间只比备选战机一完成任务时间少2.6分钟的情况下,耗油量几乎是备选战机一的一半,因此案例中我们选择备选战机三作为出击战机。

     

    在案例的战机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收集的任务中,假设传感器扫描的地面图像信息受飞行高度、传感器角度和传感器功率的影响,横截面和立体图如图9-a所示。根据示意图可知,图像收集时候的横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变量为高度h和传感器角度。当角度变大时候能收集到的图像信息会变多,假设影响因子为a常量,当高度变高时候收集到的图像会变模糊,因此收集到的图像信息会变少,假设影响因子为b常量。除这两个变量之外还有传感器的功率也会对收集到的图像信息所影响,传感器功率P越大,收集到的图像信息越多,假设影响因子为c常量。

     

    使用指标数据来自于模型图OV-6a作战规则矩阵模型图中,其中OV-6a作战规则矩阵包括5列,分别是“序号”、“应用于”、“规则叙述”、“规则值”和“规则类型”,直接使用MetaGrpah的KARMA语言对OV-6a的模型图中“规则值”那一列数据进行提取,并定义OV-6a中的约束指标,然后根据公式(4-7)进行约束域内全局搜索得出最优结果,设计流程如图 7-7-b所示:

    a 区域图像收集示意图 

    b 指标验证设计示意图 

    图 7-7图像收集示意图及指标验证设计图

     

    根据设置的约束和常量的设定可以看到图 77-(B)中的结果,当功率P为333kW,飞行高度h为12013米,传感器角度为60度,这样可以得到最多的图像收集信息,完成对图像收集任务的优化。

  • 以某无人平台研发为例,其过程包括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该系统在功能上分为机动平台分系统、作战载荷分系统、终端控制分系统三部分。其中,机动平台系统负责平台的整体机动性能,实现位移,越障等功能;作战载荷系统负责平台的整体作战性能,实现瞄准,射击,躲避敌军,协同作战等功能;终端控制系统负责接受主控台的命令实现相应的功能。图6所示为某无人平台需求驱动的设计案例,其中,各分系统设计人员从利益相关人的异构需求及指标出发,对系统需求、性能指标、领域术语定义三种需求分别设计相关的OSLC服务适配器,即定义服务化的转化规则,然后将其转化为统一描述的网端,即OSLC服务集进行描述,并调用统一标识符URI供模型进行调用。无人平台设计过程中部分OSLC服务化需求、指标及术语如表2所示。在异构需求进行一致性表达的基础上,以无人平台区域探测场景中的参数传递为例实现需求分解及系统建模,并通过状态机仿真和指标验证的方式完成对系统需求的概念验证和确认如图 7-8所示。

    图 7-8 基于需求的无人平台设计

    图 7-9 无人平台区域探测场景参数传递

    系统建模分析首先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及处理。将来自不同设计人员、形式不同的三种异构需求通过OSLC技术进行统一描述,通过在需求图中调用URI实现基于服务的需求传递。图 79所示为提取的无人平台三种异构需求及指标:系统需求、性能指标、领域术语需求,这三种异构需求及指标分别由表格、数据库、术语平台进行描述;为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化转化规则并将其转化为统一描述的网端形式,实现将不同的需求用统一标识符URI进行描述。

    图 7-10无人平台需求集成与驱动

    按照RFLP流程进行建模。其中,需求分析提供开发产品的背景原因,负责采集各利益相关人的需求;功能分析提供系统要实现的目标视图,让开发人员从功能角度分析系统如何工作来完成上述目标;逻辑分析定义我们实现上述功能的方式,通过描述功能活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系统进行行为分析,并比较研究这些行为是否达到系统需求;系统的架构设计支持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以满足系统的逻辑结构,最终得到系统的各个组件,以及满足系统各项需求的各组件参数。无人作战平台的设计出发点来自于各利益相关人的需求,通过需求描述收集各方需求,进而定义系统的功能以满足多样的目标,然后通过系统的逻辑关联,对产品进行性能验证,进而进行详细的物理结构设计。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物理样机的成本,并减少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基于上文设计的无人平台模型库设计相关模型,表 7-5所示为无人平台建模分析表,以其中五种模型图为例,图 7-11-a以终端控制分系统需求图为例进行需求描述,其中,需求模块可以调用图 7-10中的服务集,实现异构需求的统一表述及操作;图 7-11-b以区域探测用例图为例,说明了系统的六个外部操作人员可以执行的系统功能及行为;图 7-11-c以无人平台行驶状态机图为例,描述了系统在执行区域探测任务时行驶状态变化过程;图 7-11-d以机动平台内部模块图为例,表示该子系统内部组件及组件之间的数据传递;图 7-11-e以语音识别芯片结构图为例,描述驾驶过程中无人平台控制系统的内部芯片结构,最终通过需求到架构的层层映射实现特定域软硬件架构的设计。

     

    表 7-5无人平台建模分析表

    图 7-11无人平台建模分析

     

    如图 7-12所示,本文以无人平台区域探测场景为例进行动态行为仿真,其中,行驶状态机图中参数与系统架构设计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关联。如图 7-12-a所示,建立的状态机图包括“待命状态”、“接受指令状态”、“电机启动”、“匀速行驶”、“加速行驶”、“路面检测”、“减速行驶”和“图像收集”八种状态,描述系统在行驶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在模型属性中分别设定状态转移时间及状态参数,图 7-12-b所示为图中状态及转换条件中的变量,其中定义初始加速度为0,耗电量为2.0Kwh,加速时加速度为3m/s^2,耗电量3.2Kwh,减速时加速度为-1m/s^2,耗电量1.8Kwh;图 7-12-c所示为定义图中状态具备的属性,布尔值用于体现当前状态的变化;图 7-12-d所示为图中“待命状态”的状态属性值,将状态初始化并将系统定位为待命状态;图 7-12-e所示为图中“转换”关系的状态变迁属性值,定义当时间t>5min,且检测到系统正常则转为“电机启动”状态。定义好上述信息后仿真结果如10-f所示,其中,蓝线代表无人平台直线行驶的耗电量,表示当行驶时间为75min时系统耗电1350w,可以验证系统正常运行后耗电量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图 7-12无人平台行驶状态机行为仿真

  • 无人探测小车是一种在室外行驶的能执行特定任务的复杂系统,是机械化、信息化、电子化和智能化融合的产物,可应用于灾区救援、科学勘探等场景,需要具有较强的越障、涉水、避障等性能。该系统在功能上分为机动平台分系统、终端控制分系统和导航避障分系统,其中机动平台驱动是基础支撑技术,电池、电机、驱动系统三个部件之间匹配好坏将直接影响无人探测小车的技术性能。由机动平台系统的历史设计知识得知,每个部件有一种或多种实现技术:电池有锂离子电池;电机有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两种类型电机;驱动系统有履带式驱动和轮式驱动,如图 7-22所示。这三个部件的实现技术任意组合就得到4种设计方案,如图 7-23所示。各种实现技术对机动平台子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详细的机动平台子系统物理架构设计时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权衡和决策。

    图 7-13履带式驱动和轮式驱动

    图 7-14机动平台子系统的物理组成方案

     

    针对无人探测小车机动平台的概念设计及方案决策,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MBSE和KARMA语言方法,分别构建概念空间、决策空间和知识空间的模型,其建模框架如图 7-22所示。

    图 7-15无人探测小车的模型建模框架

     

    本文采用MetaGraph特定域建模工具来构建概念描述、决策描述和知识描述的模型,具体建模图及其描述如表 7-6所示。

     

    表 7-6总体图模型

    表 7-9 评价指标权重值

    从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方案1、3的“通过性”要优于方案2、4,但“快速性”和“灵活性”不及方案2、4:是由于方案1、3选择了履带式驱动系统,其接地面积大且履带是金属制品,越野能力强,通过性较好;而方案2、4选择轮式驱动系统,其行动敏捷,时速较高,灵活性和快速性较好。

     

    2.方案1、2的“续航能力”要优于方案3、4:是由于方案1、2采用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上具有超强的磁场,在需要能量反馈的场合,该电动机马上变为发电机给电瓶充电,反馈性能较好;而开关磁阻电动机转子上既无磁场又无可加励磁电流的线圈,只能靠磁阻效应发电,反馈性能很差,所以方案1、2采用的电机更省电,续航能力较好。

     

    3.方案1的综合评价分最高:方案综合评价值等于同一评价因素的加权评价值之和,即每个指标的评价值与权重乘积之和。从表中得出,通过性权重远远高于其他指标,续航性能力次之,灵活性最低,最终方案1的综合评分最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1对应的物理架构方案实现技术,即锂离子电池、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和履带式驱动系统。

    结合无人探测小车机动平台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该案例的方案权衡与决策的计算过程为:

     

    1)方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从知识表达获取机动平台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判断矩阵;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对应的判断矩阵如图 7-16所示,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决策表达的权重计算决策需求图的“数据输入”模块中,如图 7-17中①图所示,通过计算引擎得出指标权重向量ω。

    7-16机动平台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判断矩阵

     

    2)方案评价:从概念表达获取备选方案及其属性,并选择梯形隶属函数构建每个方案评价矩阵;四个备选方案的内部模块图如图 7-17所示,模型中描述的方案属性(评价指标值)值如表 7-7所示。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决策表达的方案评价决策需求图的“数据输入”模块中,如图 7-18中②图所示,通过计算引擎得到每个方案的评价矩阵D

    图 7-17机动平台备选方案的内部模块图

     

    表 7-7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值

    3)方案权衡及决策:计算加权平均评价值U(Ai)=方案评价矩阵(D)×权重向量(ω)。图 7-18中③图的“数据输入”模块分别是备选方案的评价矩阵D和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ω,通过计算引擎最终得出每个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选择评分最高的方案。

    图 7-18 决策表达的决策需求图

     

    利用MetaGraph工具中的“数值计算”功能模块实现系统方案的决策求解自动化及结果可视化,辅助决策人员进行决策,工具实现过程如图 7-19所示。

    图 7-19方案综合评价决策需求图

     

    每个备选方案综合评价的结果如表 7-8所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如表 7-8所示。

     

    表 7-8 备选方案综合评价结果

  • 图 7-27自动刹车系统设计生命周期

     

    在自动刹车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仿真验证三个阶段,分别采用需求管理工具Excel、多架构建模工具MetaGraph(中科蜂巢多架构建模工具http://www.zkhoneycomb.com/)、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进行设计,生成如图25所示的条目化需求、架构模型及仿真模型等异构的设计数据资源。基于开放式生命周期协作服务(Open Service for Lifecycle Collaboration,OSLC)规范,开发针对不同领域工具的服务适配器,将异构设计资源通过URI统一表征成服务集,并通过表格、模型等显示模板进行服务的可视化,实现工具集成和互操作。

    图 7-28 异构设计数据资源服务化

     

    由于自动刹车系统设计过程中,需求文档、架构模型和仿真模型之间往往相互耦合,存在追溯、验证等不同的关联关系。因此,需要对上述设计资源生成的服务建立组件级关联关系,采用中科蜂巢OSLC服务管理工具,构建系统设计数字总线,以实现设计过程中的追溯性管理和系统复杂度管理。

     

    使用服务管理工具实现服务关联过程如图 7-28中①至④图所示。在服务追溯生成页中,为MetaGraph工具中建立的需求图模型组件“雷达系统分系统需求”与Excel工具中记录的需求条目“REA-A-REQ17”新建关联关系“追溯”,如图7中①图所示。对建立好的追溯关系两端进行查询可以获得对应的模型组件和需求条目的服务,此外可以在服务追溯管理表单页中可以进行关联的检索、修改、删除和添加标注等操作,如图7中②图所示。所有设计资源生成的服务通过服务关联进行链接,构建系统设计数字总线,并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实现服务关联的知识图谱、和弦图等可视化,如图7中③图和④图所示。

    7-29服务关联

     

    此外,为辅助设计人员在使用不同领域工具设计时更好地重用所建立的服务关联,基于所生成的设计数字总线实现领域设计工具端到端的数据追溯,需要开发各领域设计工具内的追溯插件,以提高设计资源的重用性及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

     

    开发的服务追溯插件如图 7-29中①至③图所示。在Excel工具中,双击记录的需求条目IDREA-A-REQ1”调用需求条目服务追溯插件,插件中提供对于需求条目“REA-A-REQ1”的所有关联关系,如图 7-29中①图所示。在MetaGraph工具中,选中建立的架构模型组件“雷达系统分系统需求”,调用架构模型服务追溯插件,插件中提供对于架构模型“雷达系统分系统需求”的所有关联关系,如图 7-29中②图所示。在Simulink工具中,调用仿真模型服务追溯插件,选中正在操作的仿真模型“vdp”中组件“Out1”,点击服务关联查询按钮,插件中提供对于仿真模型组件“Out1”的所有关联关系,如图 7-29中③图所示。

    图 7-30服务追溯插件